很感谢爸爸妈咪给予我的一切,
虽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却给了我他们可以给我的最好的一切。
升学时想说去新加坡读,但之后却因为student pass 的关系而留在JB ,然后选了一所college。
但我告诉自己,也承诺自己要比在新加坡读书过得更好,所以参加了AIESEC。
在这里,我尽一切可能的去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虽然说,在间期里,父母都不是很高兴,因为很多时候都忙活动,开会到很迟才回家,使到他们都很担心。
但是,他们却还是愿意给予我那双翅膀往远处飞。
无限的支持,是我最大的欣慰。虽然你们有时会唠叨我或者不明白我的决定,
但是,我尽我所能的去和他们沟通。
因为,我相信,信任是建立于沟通之上。
人与人的信任就是如此建立的,因为你懂我的想法,我懂你的想法。
你了解我在某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做出反应,也了解我的原则。
所以,我和父母的关系就如同朋友般的关系,时常分享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和学习到的东西。
人之所以会吵架和关系不好都是因为缺乏沟通,所以我从小就开始让自己每天上学回到家就跟父母说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毫无避忌地让他们知道一切。
所以他们都不会非常担心我。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觉得好有意思,值得深思 - 人生就是一张试卷,上面有个多选择题。怎么选择全凭你自己。
“纵使人生的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选择的时候也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日后少一点后悔,也算不负此生。唯有这样,你才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因为你想用行动去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
我一直以来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这样,我没有后悔自己做过的决定。
就算不如意,都会抱有一种学习心态来告诉自己,经历过了之后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最近有些领悟,也是关于到选择。关于这个话题也和朋友聊了很久,大家都有同样的共鸣。
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因为长期来看,你身边的人会影响你的决定,你的习惯。
(这里,并没有鄙视和触犯任何人的意思。)
就比如说,当你想要积极努力的时候,你身边的人跟你说不去,我们去放松。头一两次的答应,并没有什么大影响。但是长期这样下去,你就会习惯不积极,不去学习,而去放松的心态了。久而久之,你不再积极,你不再努力,而成了只懂得放松的心态了。
面对生活压力,学会放松必然是件好事,但是人不能长期处在放松的状态,因为你你会开始迷失冲劲,积极的心态,也没了目标。
然而,我曾经处在这个阶段,可能当时没有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遵从自己的内心。期间我意思到这个问题,但是我当时不知怎么让自己走出这个“放松心态”。
好在,另一段新的人生旅途要开始了,也渐渐远离了那时的环境和选择。
很多时候不要只是空说要变积极,没有行动和心态的转变,你永远没办法证明你的想法。
有情绪,是必然的,因为我们都是人。
但是你不能靠情绪生活,而是要靠心态生活。
如果你自己都不救自己的话,他人又有什么理由去救你呢?
就比如说,我把我的手伸出去给你,但,你从不把你的手往我这里伸,你是觉得我救得到你吗?